close
2008.10.10,雙十國慶的大清早。離開塵囂繁忙的台北來到台灣的另一邊的向陽山頭迎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本以為五點可以自動起床的大家很自然地賴床到六點才陸續動身。六點35分目睹到太陽從層層的雲海裡冉冉升起,也象徵著這一天又將是個全新的開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嘉明湖,我來了!」
當天早上氣溫大約12度,不過暖暖的太陽照下來覺得格外溫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深處在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吃過豐盛又超級飽足的早餐後,大夥刻意與四點起床的登山團隊錯開看日出與攻嘉明糊的的時間,選擇早上八點開始我們的「平平的、平平的,一路都是平平的」的嘉明湖探訪之行。
從避難小屋開始算起,到嘉明糊的參考里程是4.5公里。事後發現這數字是會騙人的,尤其在最後的一公里階段,明明轉個彎走到快腳軟了,結果下一個指示牌只然依舊停在一公里,這怎會合理呢?除了剛出發的兩百公尺需要攀升些石階以及樹結盤跟區外,大部分的道路彷彿向是被切割過的一道刀痕,上下兩側綠色植被多到令人賞心悅目,伴隨在路上的事千變萬化的雲海風貌以及徐徐涼風,走起來覺得格外輕鬆。同樣是一大早開始走路,今天的狀況明顯比昨天好很多,大夥隨著自己的步伐朝著唯一一條步道前進著!天空很藍、雲海很壯觀,走著走著忍不住也跟著玩起來。想不到我的手指這麼短...拍不出陽光穿透指縫的美感。想拿起我的偽。登山杖做出一個很帥的pose,結果變成像是個準備要揮棒的棒球選手。沿路不乏有針葉林與高山花躲在路邊齊奔放,與山背上的淺綠植披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沿路上登山客並不多,沒有會車閃人的困擾、沒有跟團趕時間的壓力,大夥朝著天使的眼淚繼續前進。為了爭取在湖邊有更多休息的時間,看著沿路一直減少的里程數的同時,我也不知不覺越走越快(迷之聲:真如丹丹所言,一路都平平的相當好走捏!)看到嘉明湖與三叉山的分岔路口,便知道嘉明湖不遠了,還有一公里而已嘛!衝吧~~~轉個彎之後怎麼又是條看不見終點的稜線??在此可以確定一件事:「里程述只是參考用的」,天使的眼淚不走到最後就是無法親眼目睹他的真面目,所以大家只好乖乖地繼續往前走,所幸當天天氣很好但是太陽非常溫和,一路走來並不會覺得快要被曬成人乾的曝曬感。終於......嘉明湖!I got you!而且是滿水位的嘉明湖,原本清澈的湖面經過反射天空的藍變成這副模樣,網路上流傳的照片大多是在它處於普通水位時所照,因此形狀比較偏橢圓蛋型。然經過上一週下雨所賜,嘉明湖一下就變成滿水位,原本可以紮營的沿岸瞬間變成人才可以行走的小步道。從遠處拍之,更覺得壯觀又美麗,這趟果然沒有白走阿!
在湖邊做了將近半小時日光浴,舒服到差點睡著。等到大家陸續抵達時已是早上11點多。於是,大夥開始在湖邊吃點簡單的東西果腹。我為了讓我的背包輕量化,一路上也一直努力貫徹著「吃了再上」的中心思想(別人爬山是越爬越瘦、越爬越壯,我看我是越爬越胖阿XD)按照預定的行程,今天本來只會到嘉明湖以及三叉山。而向陽山是留到明早看日出兼下山時才會經過。不過,根據「可靠」的氣象報導指出,11號下午過後台東天氣可能會轉陰甚至雨,加上大家對於第三天回程的時間一直談不攏(有人比較不趕時間,有人則比較趕時間)。經過一番協調,確定第三天的行程後,我們便決定一日雙攻兩座百岳。心想反正都在這附近而已,難度應該不致太高。第一座「三叉山」並不算太難,只要能克服離開嘉明湖的那條宛如通往天際的陡升坡,這座百岳就是你的了!順著原路一路折返會比去程還辛苦,因為要經過約三十分鐘可怕的連續陡升坡,走完這段想不喘口氣真的很難阿!為了爭取時間,勇腳三人組:小雷、小邱和我決定加快速度一起前往向陽山以爭取更充裕的時間單攻。看到一公里陡上的指示牌寫著「向陽山」,我們便義無反顧地衝上前去。穿越了原始青苔叢林以及茂密又刺人的高山植物稜線區後,靠著沿路登山布條的指示才讓我們得以順利攻頂。攻向陽山比較有種挑戰原始自然風味的fu,雖然辛苦了點,但是體驗感與刺激度也相對較多,真的很不錯!回程路上整座山已被濃濃霧氣籠罩,由於濕氣過重竟然開始微微飄雨。有過一次合歡淋雨滑滑行經驗的我實在不想再次冒大雨爬山。拍完攻頂照後,大家便以最快速度直奔下山,就連僅存的水也一路非常節省地用不敢亂喝。經過一番努力(我還不小心滑了兩跤),總算抵達熟悉的分岔路口時,大家心中的第一句話就是:「阿母~我平安下山了」。此時,學起桃園三結義般,我們把各自僅存的水量一口氣乾了。事後想想,攻向陽山頂時三個人合計的水量不到一千西西,應該是少見的克難攻頂之行吧!
當天早上氣溫大約12度,不過暖暖的太陽照下來覺得格外溫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深處在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吃過豐盛又超級飽足的早餐後,大夥刻意與四點起床的登山團隊錯開看日出與攻嘉明糊的的時間,選擇早上八點開始我們的「平平的、平平的,一路都是平平的」的嘉明湖探訪之行。
從避難小屋開始算起,到嘉明糊的參考里程是4.5公里。事後發現這數字是會騙人的,尤其在最後的一公里階段,明明轉個彎走到快腳軟了,結果下一個指示牌只然依舊停在一公里,這怎會合理呢?除了剛出發的兩百公尺需要攀升些石階以及樹結盤跟區外,大部分的道路彷彿向是被切割過的一道刀痕,上下兩側綠色植被多到令人賞心悅目,伴隨在路上的事千變萬化的雲海風貌以及徐徐涼風,走起來覺得格外輕鬆。同樣是一大早開始走路,今天的狀況明顯比昨天好很多,大夥隨著自己的步伐朝著唯一一條步道前進著!天空很藍、雲海很壯觀,走著走著忍不住也跟著玩起來。想不到我的手指這麼短...拍不出陽光穿透指縫的美感。想拿起我的偽。登山杖做出一個很帥的pose,結果變成像是個準備要揮棒的棒球選手。沿路不乏有針葉林與高山花躲在路邊齊奔放,與山背上的淺綠植披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沿路上登山客並不多,沒有會車閃人的困擾、沒有跟團趕時間的壓力,大夥朝著天使的眼淚繼續前進。為了爭取在湖邊有更多休息的時間,看著沿路一直減少的里程數的同時,我也不知不覺越走越快(迷之聲:真如丹丹所言,一路都平平的相當好走捏!)看到嘉明湖與三叉山的分岔路口,便知道嘉明湖不遠了,還有一公里而已嘛!衝吧~~~轉個彎之後怎麼又是條看不見終點的稜線??在此可以確定一件事:「里程述只是參考用的」,天使的眼淚不走到最後就是無法親眼目睹他的真面目,所以大家只好乖乖地繼續往前走,所幸當天天氣很好但是太陽非常溫和,一路走來並不會覺得快要被曬成人乾的曝曬感。終於......嘉明湖!I got you!而且是滿水位的嘉明湖,原本清澈的湖面經過反射天空的藍變成這副模樣,網路上流傳的照片大多是在它處於普通水位時所照,因此形狀比較偏橢圓蛋型。然經過上一週下雨所賜,嘉明湖一下就變成滿水位,原本可以紮營的沿岸瞬間變成人才可以行走的小步道。從遠處拍之,更覺得壯觀又美麗,這趟果然沒有白走阿!
在湖邊做了將近半小時日光浴,舒服到差點睡著。等到大家陸續抵達時已是早上11點多。於是,大夥開始在湖邊吃點簡單的東西果腹。我為了讓我的背包輕量化,一路上也一直努力貫徹著「吃了再上」的中心思想(別人爬山是越爬越瘦、越爬越壯,我看我是越爬越胖阿XD)按照預定的行程,今天本來只會到嘉明湖以及三叉山。而向陽山是留到明早看日出兼下山時才會經過。不過,根據「可靠」的氣象報導指出,11號下午過後台東天氣可能會轉陰甚至雨,加上大家對於第三天回程的時間一直談不攏(有人比較不趕時間,有人則比較趕時間)。經過一番協調,確定第三天的行程後,我們便決定一日雙攻兩座百岳。心想反正都在這附近而已,難度應該不致太高。第一座「三叉山」並不算太難,只要能克服離開嘉明湖的那條宛如通往天際的陡升坡,這座百岳就是你的了!順著原路一路折返會比去程還辛苦,因為要經過約三十分鐘可怕的連續陡升坡,走完這段想不喘口氣真的很難阿!為了爭取時間,勇腳三人組:小雷、小邱和我決定加快速度一起前往向陽山以爭取更充裕的時間單攻。看到一公里陡上的指示牌寫著「向陽山」,我們便義無反顧地衝上前去。穿越了原始青苔叢林以及茂密又刺人的高山植物稜線區後,靠著沿路登山布條的指示才讓我們得以順利攻頂。攻向陽山比較有種挑戰原始自然風味的fu,雖然辛苦了點,但是體驗感與刺激度也相對較多,真的很不錯!回程路上整座山已被濃濃霧氣籠罩,由於濕氣過重竟然開始微微飄雨。有過一次合歡淋雨滑滑行經驗的我實在不想再次冒大雨爬山。拍完攻頂照後,大家便以最快速度直奔下山,就連僅存的水也一路非常節省地用不敢亂喝。經過一番努力(我還不小心滑了兩跤),總算抵達熟悉的分岔路口時,大家心中的第一句話就是:「阿母~我平安下山了」。此時,學起桃園三結義般,我們把各自僅存的水量一口氣乾了。事後想想,攻向陽山頂時三個人合計的水量不到一千西西,應該是少見的克難攻頂之行吧!
再次回到避難小屋已經下午四點半,比起沒去向陽山的其他團員晚到了一個半小時。今天湧入避難小屋的登山客明顯比前一天還多,靠著團員的及早佔位得以搶到一個小小的空間料理晚餐。瞧這排隊的盛況,跟人民公社時代幾乎沒什麼不同。以前的人是沒錢所以吃大鍋飯,現在的人反倒因為有錢而要來這體驗吃大鍋飯?人,的確是種令人難以理解的動物阿。
再度補足一頓後,趁著傍晚人少之際事先將飲用水儲備完畢。在避難小屋的水源完全仰賴天然的雨水,透過管子滴到大水桶中讓大家使用。因此,搶水用變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夜晚的星星非常漂亮,甚至隱約可見銀河。不過,大夥統一的心聲就是:「好冷」,因此懶得在外佇留太久選擇早早就寢。這一夜,睡的很不開心,也睡的很不爽,是我對於登山團體以及旅行團不滿的衝突引爆點...(代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