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    言******

之所以決定趁假期有空的時候來寫點東西
算是一圓我心中的一個未竟的小小心願:寫書 XD
 
為了力求公平公正,特地花了點時間把100年指考與101指考的考題做了一些數據分析
提數據的目的在於希望可以讓大家準備起來更有方向
但是,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還是希望不可以盡信考古題的命題比重而過度患得患失
畢竟考題的範圍、出題者的喜好都是無法預料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應盡的責任做好、應扮演的角色扮演好
這樣就夠了!

 

 ******版權聲明******

以下內容,同步刊登於我的FB網誌裡
表示文章均為我個人親力親為、原創產生
歡迎引用,但是請勿加工變造或者無斷轉載
 
 
******正    文******
首先,這一張是我畫的簡易讀書時程表

清明假期,是慎終追遠的重要日子
因此我從下一周開始排定,一直排到指考前一天6/30
共計有13周的時間
 
以我過去自己的念書經驗,我規劃每天的念書時間可區分成「周一~周五」、「六日」
首先針對周表有幾點說明:
  • 並沒有納入各位的學校課表或者在校留校時間
  • 純針對每天應「提出的額外時間」作為此周表時數的計算依據
 
個人建議,「周一~周五」每天應該要提出4個小時、「六日」則應提出8個小時以作為作為念書之用
但,別緊張...
並不是叫各位六日要坐在書桌一整天...這樣也是坐出病的
我所謂的「念書」定義很廣:
 
單純念複習講義......算
寫一張模擬考卷+檢討......算
到補習班上課......算
跟朋友一起到圖書館念書(扣除睡覺時間)......也算
 
也就是說,這個週表示在半強迫自己使用「儲蓄」的觀念在念書
每周強迫自己「存下」36小時念書,我認為並不是太過分的一件事
更何況,諸君還有在學校的時間可以利用與搭配
 
最後一周,除了要沉澱心情、不宜再做大量複習或計算,以重點章節的檢討為主即可
因此,以下的計算是便是以[每周36小時]、[12周]總複習做為計算基準
詳細算式如下:
額外念書總時數:(4*5+8+8)*12 = 432小時
達成率:80 % (註)
指考平均準備科目:4~6科
每科平均念書時數:432*80%/4 = 86.4小時(4科)、432*80%/6 = 57.6小時(6科)

由此可見,想要讓指考的表現變好的關鍵因素在於
  1. 提升每周念書總時數:立意良善,但有困難...畢竟熬夜並不是一個很推薦的做法
  2. 提升達成率:或許可為,畢竟人定勝天,總有一些不可抗力之因素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3. 準備科目的多寡:這便牽涉到每個人所選定的科系採計標準而因人而異。
 
指考重視的是重點科目的突出表現,不像學測偏重的是平均通才
因此如果重點科目採計的比重越高,加強重點科目的投資報酬率就會更加明顯
但缺點是,會容易讓考生產生[棄保心態]---
越到緊要關頭,甚至用押寶、賭注式或甚至放棄A科全心專攻B科等方式
從過去的經驗看來,失敗的例子總是比較高,雖然個人非常不建議這麼做
 
因此,針對數學這一科
我訂下了總念書時數75小時的目標
此目標符合大部分採計科目的預期時數,且不致於太過偏廢其他科目
如果你的數學科目從下周起可以嚴格執行此計畫到指考前一天
我相信你應該不至於考太差
當然,其他科也可以比照辦理

那,你該如何分配這75小時,假如你真的只願意拿出75小時來準備高中數學?
首先,你可以參考大考中心所公布的[99課綱指考數學考科命題方向]
 
命題標準裡面,將各章節的重要性區分型三大類
*** - 各試題解題的主要概念
 ** - 不是主要的測驗範圍,但解題時會用到此章節的基本概念或技巧
  * - 不在該考科的直接命題範圍內,但試題有多種解法時,若用此章節的概念或技巧解題,仍可得分
 
大考中心非常的貼心,怕大家嫌麻煩不想把命題標準全文看完
因此在第二頁就清楚明示了[***]的章節
於是我配合101年指考、100年指考交叉比對後,得到以下數據
 
分配法則如下
  • 以平均分配以總和75小時進行分配
  • 三星等章節共有14節,每節所分配時數不應低於4 小時,合計共佔56 小時
  • 非三星等章節共有4 節,每節所分配時數可設定3 小時為限,合計共佔12 小時
  • 剩餘7 小時分配給歷年來命題比重超過13分以上之章節,此門檻可以個人需求自行訂定
 
所以將此表格調整可得到數學甲的建議分配時數
 
同理,數學乙也比照此分析法則辦理,可得以下數據
 
因此分配法則如下
  • 以平均分配以總和75小時進行分配
  • 三星等章節共有11節,每節所分配時數不應低於4 小時,合計共佔44 小時
  • 非三星等章節共有6 節,每節所分配時數可設定3 小時為限,合計共佔18 小時
  • 剩餘13 小時分配給歷年來命題比重超過16分以上之章節,此門檻可以個人需求自行訂定
所以將此表格調整可得到數學乙的建議分配時數
 
從最近這兩年的試題,我初步可以得到以下分析
  1. 雖然100年、101年是以95課綱為標準,但用99課綱的命題標準來審視,差異也不會太大
    這表示[重點章節終究是重點章節,請不要因為新課綱的轉換而患得患失,不知如何準備
  2. 各位應該不難發現,數學甲的命題章節明顯比數學乙來的廣,如果以結果論來說,確實數學乙看起來好像比較好準備,例如:排列組合、多項式、機率就是三大重點章。
    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不建議押寶,原因是;同一章節考得比較多一定不可能該章節全部都是出難題,所以產生鑑別度的題目往往都是其他章節,再者過度依賴考古題的預期心理會造成對於其他章節的輕忽,這都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作法。
  3. 數學乙的最大變革就是多了[選修二],雖然只有一章節,但是首年入課綱,我個人認為不可能不命題。請看看數學甲的選修一與選修二命題比重就知,基本上高三數學的命題比重基本上都是30分起跳,所以請社會組的同學,千萬不要放棄選修二,故我分配了一定量的念書時數
  4. 我的分配方法以4小時做一個分水嶺的原因是:4小時可以再切成2個念書單位。因此
    4-1 對於掌握度比較高的章節,你可以採用2-1-1的方式準備,2小時念完一章、1小時寫一份考卷、一小時檢討
    4-2 對於掌握低比較低的章節,你可以採用3-1的方式準備,3小時念一章、1小時把這一章的歷屆考題做一遍
 
什麼,2個小時或3個小時就要念完一章,我有在開玩笑嗎?
很抱歉,沒有
因為,你現在已經不是快樂的高一、高二生
你是一位只剩下三個月就要參加指考的準大學生
我不認為現在的你會有心思把高一高二的數學課本拿起來從第一頁開始看
取而代之的是你應該要準備一本適合自己的總複習參考書
很清楚的章節條列或是重點條列,才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率的掌握章節重點以及考題方向
 
 
對於掌握度高的章節,除了把複習講義的教材念過、做過,你可以再多嘗試一些挑戰題,挑戰題不等於鑽牛角尖、吹毛求疵,而是要透過做練習題的過程了解自己是否有不足不熟悉的地方
 
對於掌握度低的章節,你更應該花比較多時間把根基打穩,如果這時候為了趕進度拼命做題目,反而會有很多挫折感,因此我建議念完重點後把以歷屆考題為主,如果整體複習已經告一階段(例如:1~2冊或1~4冊等)還有餘力的話,就可以考慮多做一些應用變化題
 
指考跟學測最大的不同在:題目數少、命題廣、分數比重高,而且有非選擇題
寧可把某一章先準備到中上後再接著繼續往下念
切勿每一章都抱持著沾醬油、賭賭看的心理
因為指考的題目通常不會一題只出一個觀念,三角函數可以跟指數、不等式一起出題
向量也可以跟三角函數、面積搭配設計
一定要有基本以上的觀念,作答的時候思路才會清晰

另外,很多人會覺得我做題目很慢、檢討很花時間、一小時根本做不了幾題,怎麼可能念的完
越是有這種疑惑,就更應該要撥出更多時間來改善這個問題
如我一開始所說,我所擬定的計畫是75小時準備指考數學
 
但,你真正可以唸書的時間絕對超過75小時
你更應該善用的是在學校的時間、你更應該省下的是可以推掉的玩樂 聚會 等
或許現階段,你必須做點犧牲,你不能像申請已經錄取的同學一樣天天當值日生
但,請把眼光放遠一點
這段日子只是你漫長人生中的三個月
很多人,放棄了這三個月,幾年後又再多花了三個月的好幾倍時間把失去的找回來
我不否認,高中數學仍然少不了死背、教條、卻乏實用性的窠臼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參與教改與施教往往無法同步並進
各位確實都很辛苦
既然都已經付出時間、心力了,理應會期望有所回報
我的觀念是「你想獲得多少在於你願意付出多少」
千萬不要有[反正怎麼念都沒用,念了也不會進步]的念頭
因為越是這樣,你就會越不想念
這種念頭就會像全面啟動裡面說的一樣,一個小小的意念最終會蔓延全身...XD....扯遠了
 
 
總之,系統化的準備策略好處是讓你有明確的目標、明確的時間、明確的schedule
這些概念是企業在運作一個project時奉為圭臬的不變法則
這並不是要把你訓練成一個考試機器
請不要存著考試、教改就是萬惡的念頭
這都是一個過程,經過這番努力,我想你會有所成長
 
最後,加油就是了XD

註:達成率是指人非機器,總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偶爾也有可能發生突發狀況
例如 - 不可推辭的外務、身體不適、心情不好等等
所以我設定的達成率是8成,表示可以允許未來的12周當中可以有20%的餘裕分心在其他事務上。


別忘了,我並沒有把六日與周間的所有時間塞滿,我所排出來的時間是你事先預留給念書之用的,若你能再接下來這三個月內把這個觀念嚴格貫徹,根據過去的經驗,這樣的學生就算過去成績表現或許不是班上的突出表現者,但往往能在大型考試中考出比自己能力預期還要好的表現,這絕對是可能的,相信自己才能肯定自己

如果你有課業上面的問題,可以直接在我的部落格提問
無論是教學、念書等資訊,有興趣的都可以諮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rmboss 的頭像
    wormboss

    wormboss歡禧城

    wormb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